来源:世界金融论坛 时间:2024年1月30日
2024年1月20日,世界金融论坛(WFF)2024北京峰会暨世界金融论坛(WFF)2024世界经济金融展望报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财政部原副部长 、世界金融论坛WFF和金砖智库CBGG首席顾问朱光耀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是最大的政治》为题做主旨演讲。
朱光耀表示,2023年,我们面对错综复杂的挑战情况下,我们实现了经济5.2%的增长,超过了年初预定的5%左右的目标,中国经济总规模达到了126万亿人民币,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024年,全球经济发展和经济复苏的确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整体而言,2024年对中国和世界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一年。就中国而言,2024年是“十四五”计划的关键一年,2025年我们要完成“十四五”,进而完成2035年目标。就如何做好2024年的工作,最重要的就是中央强调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最大的政治。我们要按照党中央的部署,坚定不移地来推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朱光耀表示,2024年,对中国非常关键的就是第四次产业革命的契机,这个契机应该从2023年就开始出现端倪,人工智能、ChatGPT在2023年突飞猛进,预示着第四次产业革命的来临,它对人类劳动生产力的提升将产生空前影响。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支撑要素是算力和能源。而在这两个方面,我们仍要做出极大的努力。“中国站在人工智能发展的第一梯队,这是我们在工业革命以来,历次产业革命中,从来都没有过的,但是得承认我们和美国的差距,特别是在算力上”。朱光耀说。
朱光耀提出,今年达沃斯论坛向全世界提出了三点明确的挑战。第一个挑战是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的风险;第二个挑战是一些地区的冲突在持续;第三个挑战是主要经济体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这三个挑战怎么样应对?朱光耀就此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我们认识好,判断好国际形势,而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判断是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和不确定性不断上升。我们要认识到发展巨大的机遇,但第四次产业革命带来人类生产力巨大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特殊的挑战。在面对主要经济体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我们要有充分的警惕和预判,并且做好准备。“在经济风险方面,第一是关注主要发达国家货币政策风险,第二是关注全球资本市场。”朱光耀说。
朱光耀认为,美联储要巩固住过去从2022年3月份开始的11次提息,现在美联储的利率是5.25%到5.5%,美联储要巩固住应对通货膨胀的成果。2024年美联储有可能还得增一次,当然现在大家都不同意增,但是无论如何,美联储在今年6月份之前不可能降息。现在华尔街迫切希望在3月份就降息,银行有利润,华尔街有它的影响力,华尔街有自己的高度专业的分析。但是我们要有一个客观判断,我们经济的决策不能建立在华尔街自己的分析之上,因为华尔街有华尔街的布局,有华尔街的安排,我们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
朱光耀指出,目前全球没有形成全面复苏的态势,全球经济复苏的节奏低于人们普遍的预期,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国际多边体系没有真正地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或者说现在全球化的态势和多边体系的运作要比疫情之前差了很多。全球的不信任、不沟通、不理解正在严重地制约全球的经济协调和经济合作,这是制约全球经济发展的关键。这种情况下,对中国而言,我们关键要按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党中央的部署,首先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推进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就2023年的5.2%经济增长,我们在2024要保持经济的一个可持续的增长。
以下为朱光耀在世界金融论坛2024北京峰会暨世界金融论坛2024世界经济金融展望报告发布会上的演讲原文: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是最大的政治
文 | 朱光耀
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会议,我们一起来探讨2024年的形势。我想,2024年对中国、对世界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一年。就中国而言,是我们在“十四五”计划的关键一年,因为2025年我们要结束和完成“十四五”计划,进而完成2035年我们的目标。对中国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把中国建成富强、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过程的这个时间节点是非常重要的。党中央在去年12月经济工作会议上做了重要的部署,就如何做好2024年的工作,我想最重要的就是中央强调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最大的政治”。我们要按照党中央的部署,坚定不移地来推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这个高质量的发展就是要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2023年,我们在面对错综复杂的挑战情况下,我们实现了经济5.2%的增长,超过了年初预定的5%左右的目标。中国经济总规模达到了126万亿人民币,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024年,全球经济发展或者说经济复苏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大家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是2.9%,当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经说了在这个月的1月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要发布最新的数据,但是到目前为止是2.9%的经济预期增长。世界银行对2024年经济增长的预期只有2.4%。这两个最重要的国际金融机构都强调,2024年全球经济确实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世界银行说是30年来最困难的五年,也就是从2020年到2024年这五年间,世界银行说是经济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定义二十年来平均3.8%的增长率,但是现在2.9%是远远低于过去的平均数。
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关注着中国,当然也关注着技术革命的创新。大家期待着从2023年开始的以人工智能突然高速的发展取得实际的重大进展的情况下,第四次产业革命已经初见端倪,或者说已经开始第四次产业革命。第四次产业革命的人工智能、生物制药还有其他一些领域,现在看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超过其他一系列预期,包括人工智能、生物制药都带来极大的推动。我们中国在这一次产业革命中,应该说在数字经济领域,我们通过,首先我们有一个建国75年来经济的持续发展,在改革开放45年来有一个突飞猛进。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更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都上了一个新的大的台阶。刚才我讲了,2023年我们总的GDP规模达到了126万亿人民币。我们现在看,我们在第四次产业革命人工智能开始的时候,在这个方面应该说我们是处在第一集团军内的。当然我们和美国还有很大的差距,这方面我们承认差距,但是我们的应用场景是全球最大的,我们的数字经济发展、数字的产业化、产业的数字化,在过去几年是突飞猛进的。
我们中国的全部总资产,根据国家统计局2020年公布的数据,2019年我们国家的总资产达到了1300万亿,实际上当时公布是1302万亿人民币。当然国际的比较也是同样,其中2/3是负债造成的。那么我们的1300万亿人民币当时折成美元是185万亿美元,去掉2/3左右的负债,那么中国的净资产是62万亿美元。美国是第一大经济体,因为美国经济的综合实力、总体实力是第一位的。同期和中国比,美国是368万亿美元,它的负债是253.38万亿美元,美国净资产是114.79万亿美元。所以中美两大经济体,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中国是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我们看到,中国这个资产的积累速度是非常迅速的。我们有着全球最大规模的市场,这是需求方;我们有最完备的工业体系,这是供给方,我们有充满活力的大量劳动力和企业家,这是我们的人力资源。同时我也想借今天的会议跟大家分享:我们总资产的积累为我们在第四次产业革命中抢占先机确实提供了巨大的物质基础条件。这个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中国的发展、改革开放的突飞猛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巨大的成就。
以人工智能为驱动的第四次产业革命为人类生产力的迅速巨大地提高创造了非凡的条件,但是,挑战确实也是严峻的。今天是刚刚结束的达沃斯论坛之后的第一天,我们的会议是无缝衔接,所以会议上的一些讨论,我想我们今天是有必要来追踪的。就比如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就公开向会议表示,人工智能是全人类生产力巨大的提高,但是对人类会产生一些影响,特别是对整体新兴市场40%的就业,这些人可能都要受到影响,而高收入国家60%的工作岗位都会受到影响。所以这些新的挑战,我想我们必须在新的形势下,要切实地加以追踪和认识。我们必须在抓住生产力巨大提升的机遇的同时要应对好这个挑战。
我们回顾三次产业革命:第一次产业革命是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带动了全球的机械化;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的发明,带动了全球的电气化;第三次工业革命,计算机的普及带动了全球的信息化。这三次产业革命,前两次产业革命中国封建王朝积贫积弱,我们完全错失了时机,所以与世界的差距越来越大。第三次产业革命是在我们改革开放刚刚起步,当时我们确实在综合实力方面有很大差距,但是我们赶得很快,所以才有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才有我们现在的电子支付、便捷的基础设施。我们的电子支付、我们的5G基站在全球处于领先位置。这一次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工业革命,我们确实是站在第一集团,但是挑战是非常艰巨的。
我们要注意世界经济论坛这次会议发布了论坛对全世界的三大警示:第一,人工智能无疑极大地提高了全球劳动生产力,但是面临的危险,特别是人工智能合成的虚假信息可能要在今年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引起骚乱。所以世界经济论坛把这个列为第一大风险;第二大风险就是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升级的冲突;第三大风险就是经济的不确定性。就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大的冲突,全球最大的政治风险咨询公司欧亚集团对冲突风险做了最权威的注释,说2024年三大冲突继续发生,前两大冲突大家都知道,第三大确实出人意料。第一大冲突是迄今为止已经接近两年的俄乌冲突。第二大冲突就是已经超过100天的爆发于2023年10月7日的巴以冲突,或者说以色列和哈马斯的剧烈冲突在继续,超过100天了。第三大冲突确实是随时可以爆发的美国人自己的战争。实际上,欧亚集团是美国的公司,是全球最权威的或者说最有影响的地缘政治风险咨询公司。他的业务遍布全球。他把第三个风险定义为随时可以爆发的美国人自己的战争。
我们实际也感受到美国政治的激化,特别是今年11月6日即将进行的美国总统选举,而特朗普在上周的初选,爱荷华州初选超过40%,所有候选人加起来不如特朗普。所以这确实对美国产生巨大的震动,对世界也产生最大的震动。大家可以看到最近在达沃斯论坛上就此反映最强烈的是欧洲,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本来作为国际金融的专业人士,非常老练非常沉稳,但当记者问她:你对特朗普竞选怎么看?当时她说:“我先喝杯咖啡吧。”当然她解释了她是需要一个稳定。就是这种情况下,三大冲突,这是他们定义的,我想我们要警惕。
第三个问题就是经济的不确定性。现在经济的不确定性有几个,其中关键是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现在是华尔街在极度地忽悠情绪,但是看看数据,美国12月份CPI是3.1,核心CPI去掉能源和粮食价格3.9,在这种情况下,美联储要巩固住过去从2022年3月份开始的11次提息,现在美联储的利率是5.25%到5.5%,美联储要巩固住这个应对通货膨胀的成果,我个人还觉得没准还得增一次。当然现在大家都不同意增,但是无论如何我不认为他在今年6月份之前能够降息。现在华尔街迫切希望在3月份就降,银行有利润,华尔街有影响,华尔街有高度专业的各种手段,但是我们要有一个客观的判断。所以我们经济的决策不能建立在华尔街自己的分析之上,因为华尔街有华尔街的布局,有华尔街的安排,有华尔街各方面的考虑,所以我们要清醒。
第二个经济的不确定是比特币的问题。1月10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公布称,已批准首批11只现货比特币交易所基金(ETF)上市。美国证监会主席当时就声明我们不认为它是法定货币,而且我们认为它的投机性非常大、波动性非常强。美国批准了ETF上市,而且是在纽约证交所、在纳斯达克、芝加哥11只现货比特币交易所基金(ETF)分别上市了,怎么办?现在我提醒2024年我们要高度关注加密货币的变化。加密货币,现在你看数据,加密货币因为它的波动性很大,现在的数据大概是1.2万亿美元,但是它突破不了5万亿美元,黄金现在全球可应用的是12万亿美元,但这个加密货币发展起来非常惊人。现在关键我们要回到G20协调的机制,对国际金融体系进行监督管理,而且有政策协调。
中美之间要充分利用习近平主席和拜登总统于去年11月15日在旧金山会议达成的重要共识,建立金融工作和经济工作小组来推动。现在全球没有形成全面复苏的态势,复苏的节奏也低于人们普遍的预期,关键就在于全球多边体系没有真正地恢复到此前的水平,或者说全球化的这种态势以及多边体系的这种运作,现在要比疫情之前差了很多。不信任、不沟通、不理解,严重地制约了全球的经济协调和经济合作,这是制约全球经济发展的关键。
在这种情况下,关键我们要按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党中央的部署首先把中国的事情办好,我们现在在2023年5.2%的经济增长,我们要保持经济的一个可持续的增长。因为现在我们讲5%到6%的潜在增长率,我想它的基础就是我们刚才提到的1300万亿的这种固定资产得到有效地发挥,这个一般大家都承认,对中国经济的贡献在3.5到4之间。另外1.5到2是非常关键的,就是全要素生产率,这个全要素生产率是超出要素贡献之外,也就是创新驱动带来的增长。为什么说第四次产业革命AI的作用就在这,就是要带动创新,代表生产力极大提高。这也是党的二十大特别强调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力的关键所在。
还有一个现在就是要抓住绿色发展的机遇,抓住双碳目标的实现。因为我们实现双碳目标需要139万亿的投资,而在2030年之前我们每年需要的投资是3万亿,但是现在大概就一万亿的投资,所以有很大的差距。我们这方面财政资金要发挥种子资金的作用,要带动私人资本的踊跃地投入,同时我们也要客观地、辩证地分析,就是在发展碳市场、征收碳税的过程中,确实要增加企业和居民的这个负担,要提高财政支持的力度。但另一方面,我们碳定价是实现巴黎协定气候目标的必要条件。就碳价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的预测是每吨85美元,现在欧盟方面已经达到了100,超过了100欧元,美国没有统一的标准,但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的碳交易价格超过69美元,我们现在多少?70元人民币。而且我们有着全球最大规模的碳市场,就是电力市场。我们一百亿吨中的碳排放中,50%是发电和供热碳排放,所以把电力放在市场交易那就是一半。但是我们这个价格和我们的覆盖范围确实是远远不够。从去年10月1日开始欧盟正式实施碳边界调节机制,也就是碳关税,但是它不征,过渡期至2025年底,2026年正式起征,并在2034年之前全面实施。它的覆盖范围包括电力、钢铁、铝、化肥、水泥等,马上还要包括化学原料和塑料,也就是说工业品全部要包括进去。
我们现在一要提高碳价格,二要提高碳市场产品的覆盖范围,这个过程中有代价。但是IMF最新的报告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2030年各国从旨在将气温上升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的碳监管中获得的收入可能“超过弥补”脱碳过程中削减燃料税造成的收入下降。推广碳定价带来的预算净收入占一个国家GDP 的0.2%至2%,这个非常大了。你看高收入国家低于中等偏上国家,因为这些国家碳排放已经低了。IMF预计俄罗斯是碳排放监管中获得最高的国家,预计2023年占GDP的4.3%至4.4%,碳监管收入第二大高的国家可能是中国或者沙特阿拉伯,不管第二还是第三,是非常重要的,增加收入占GDP比重的2%到3%,美国的潜在收入占GDP的1%,欧盟为0,所以欧盟这么着急推出碳边际调节机制。俄罗斯最大的碳监管收入是工业部门的碳税,其余来自发电、交通和建筑物等。
最后,我想我们中国2024年的工作一定要与结构改革结合起来,包括预算的改革,怎么样支出?同时又怎么样收入?但关键还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要达到这个目标,对此,我们要努力。
Copyright 2017 http://www.worldfinanceforum.org.cn/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5011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