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涛:中美贸易战应汲取当年日本教训
来源:世界金融论坛 时间:2018-07-02
CF40高级研究员、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原司长管涛
2018年6月30日,由金砖智库(CBGG)和重建布雷顿森林体系委员会(RBWC)共同主办发起的首届世界金融论坛在北京举行。首届世界金融论坛围绕“第四次工业革命、一带一路与国际金融新秩序的未来”这一主题,主要探讨在当今世界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背景下,世界金融秩序的未来以及世界金融可能取得的成果。
在首届世界金融论坛题为“中美贸易冲突的当下与未来”主题论坛上,CF40高级研究员、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原司长管涛表示,贸易冲突不是解决中美经贸关系的根本出路。实际上,打贸易战,是双输的选择。美国现在很多协会都提出来说这种对进口加征关税的措施实际上是对美国的消费者加税。同时,贸易战会增加很多不确定性,会影响大家的投资,会影响消费者信心,然后也会影响这种企业的经营,然后影响金融稳定。特别是考虑到现在美国的资产价格处于历史上偏高的水平,贸易摩擦对资产市场的价格稳定会带来很大的威胁。我们担心美方低估了贸易冲突带来的影响。
管涛表示,从目前情况来看,可能未来中美经贸关系打打谈谈、时好时坏可能是一种基准的情形。中国在不断地深化改革开放,会进一步释放改革的红利,只要是理性的经济人,都不会去放弃中国的市场机会,不会抵制中国的资本,除非完全是非经济方面的考虑了。如果中美这两个世界经济的最大经济体发生全面的贸易战,两国付不起这个代价,世界经济也付不起这个代价。冲突不断深入以后,大家打痛了,那么可能反对的声音,可能更加理性的声音就会逐渐地占上风。美方的关切比如说增加进口,改善营商环境,鼓励市场竞争还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虽然中国政府也想做,当然可能我们想控制节奏力度,减轻这个过程中可能对现有的经济格局带来大的冲击,就此,美国人要考虑中国的现实的国情。中国政府高举改革开放的大旗,支持全球化,维护多边贸易体系,中国是愿意在全球经济治理里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这为中美双方在未来的经贸合作和磋商方面,实际上是一个很好的铺垫,也是彼此谈判的基础。
管涛表示,中美贸易摩擦来了以后,躲也躲不过,对中国来讲,根本是做好自己的事情,我们自己要有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部署,然后也要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如果外部有压力,符合我们改革方向我们可能推的更快一些。如果不符合中国国家利益的话,那外部要强加给中国,我想中国政府也会有这个信心也有这个能力来维护好中国的利益。在这个过程中,要汲取当年日本的教训。日本贸易摩擦,最后以日本经济长期停滞收场,是宏观应对的政策不当带来的,一个方面就是扩大内需的政策,中国也是非常明确的要以扩大内需来减少对外部市场的依赖来缓解外部冲击,但是当时日本采取了过度扩张的财政货币政策,没有意识到经济增长进入新的阶段,前期的经济增长已经下台阶了,经济增长放缓是符合客观规律的,造成了资产泡沫,经济长期停滞。中国实际上现在面临同样的问题,中美贸易争端有可能升级,对今年的中国经济增长带来压力。市场上有一种声音就是要货币放水来刺激经济,要放松化解金融风险的努力。降杠杆肯定是有痛苦的,但是最近对于去杠杆这个事情,市场议论很大,如果因为外部冲击,你放弃了,就把前期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努力就给放弃了,就造成前功尽弃。中国有一个经验叫以开放促改革,所以跟美国贸易摩擦也可能成为以外促内的重要手段,但是如果你没有周密的安排和设计,哪怕你的方向是对的,都有可能会犯颠覆性的错误。如果我们在技术上没有准备好,然后就一放了之,就会造成很多问题。
Copyright 2017 http://www.worldfinanceforum.org.cn/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5011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