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世界金融论坛 时间:2023年3月27日
2023年2月17日,由世界金融论坛主办、金砖国家与全球治理智库(简称金砖智库CBGG)和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学术支持的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学术研讨会暨世界金融论坛2023北京峰会在北京金融街举办。此次学术研讨会以“危机、挑战、信心、应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动与中国经济的展望与政策”为主题邀请官产学各方权威嘉宾进行深入研讨和交流。世界金融论坛学术委员会主席、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在会议上做主旨发言。
李稻葵表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环境下,这个时代和世界呼吁两件事情:第一,要治理。因为乱了,从乱到治就是辩证法。国际关系乱了,包括乌克兰危机,包括中美关系出现很多复杂事件要治理,还有英国罢工、美国出现大的污染事件,也要治理,所以治理是共同的呼声;第二,要发展。目前世界上还有这么多新兴市场国家,还有这么多贫困人口要发展,这也是一个共同的呼声。所以治理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李稻葵表示,未来五年的国际形势有三个特点,且都跟治理与发展相关。第一,地缘政治矛盾加剧,这将直接影响全球经济发展;第二,未来五年的经济科技冲击。这个冲击绝对不是芯片,而是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新一代信息技术,这是影响中美科技格局和经济发展的重大科技。科技不能脱钩,我们必须保持与美欧的同步发展。科技上坚决不能脱钩,包括信息交流、科研,要想方设法保住。第三,当今世界重要的变化就是各国国内社会矛盾在加剧。
“这三条特点,每一条都对应着经济,怎么应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呢?我的建议还是要实事求是,不能只一味地强调斗争,斗争与协调是相辅相成的,在当今世界国际动荡的环境下,时间在我们这一边。现有的世界经济格局,包括延续WTO,是对我们有利的。”李稻葵说。
李稻葵表示,中国经济未来五年潜力巨大、挑战严峻。“中国经济的潜力真的是巨大的,为什么潜力巨大?我们已经形成了至少消费品来讲全球最大的统一大市场。人口人力资源还在上升。这点我们不太同意很多国内蔡昉老师等的主流观点,他们认为人口红利没了,路易斯拐点来了。我国如果能够把人力资源用好,未来十年5.9%,再下一个十年4.9%,再下一个十年4.1%,这都是值得期待的。但是这个挑战是空前的、严峻的,很多问题要解决。”李稻葵说。
李稻葵最后表示,具体有三件事情特别重要,一定要改革到位。第一,要恢复企业家的信心。民营经济是我们投资、发展的动力,创新的动力,国有经济是稳大盘的。企业家必须要恢复,现在还是没有完全恢复。
第二,地方政府积极性要恢复。地方政府要将经济工作放在重要的重中之重,当前的关键是地方政府要减债,债务水平太高。“无论如何,地方政府债务必须要解决,地方政府背这么高的债务,政府怎么发展?目前,中央的债务是一身轻,开个玩笑,“爷爷”身上一身轻,“孙子”一身债,还要“孙子”跑,这不合理。我们应该把部分债务搁在中央,利率降低。”李稻葵说。
最后一件事情,劳动用工制度一定要从现在开始调整。一定要按经济规律,一定要将愿意延迟退休人员的退休金提高。“我们要算大账,一定要打破OECD国家劳动人口中老年人参与率下降的怪圈,经济发展了,健康水平提高了,一个人活跃的年份提高了,就应该多参与社会活动,包括劳动。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应该成为人的社会价值实现。”李稻葵说。
以下为李稻葵先生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学术研讨会暨世界金融论坛2023北京峰会上的主要发言内容。
治理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文 | 李稻葵
首先热烈祝贺世界金融论坛在疫情防控取得了重要胜利的第一时间召开这次峰会。会议给我的任务是谈2023—2027年这五年的国际国内形势,这是非常好的题目。首先,我谈一下对于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的看法。国际形势怎么看?我有一个非常简短的总的看法,治理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关于我们经常说的时代主题,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带领外交口很多同志论证了很多年,最后提出一个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这个主题管了40年,这次二十大报告不提了,但是也没有提出新的明确的时代主题。我们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在二十大报告之前提了很多研究、建议,我们研究院和我个人的建议时代主题是“治理与发展”。
我们认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环境下,这个时代和世界呼吁两件事情:第一,要治理。因为乱了,从乱到治就是辩证法。国际关系乱了,包括乌克兰危机,包括中美关系出现很多复杂事件要治理,还有英国罢工,美国出现大的污染事件,也要治理,所以治理是共同的呼声。第二,同时也要发展。目前世界还有这么多新兴市场国家,还有这么多贫困人口也要发展,这也是一个共同的呼声。所以治理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这个观点,不是党的、国家的报告,这是我们个人学术观点。治理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大的呼声。
我们判断未来五年国际形势有三个特点:第一,地缘政治矛盾加剧,直接影响全球经济发展。跟当年美苏争霸情况不一样,那时候的地缘政治是冷战,各玩各的。现在乌克兰危机直接带来油价的变化,北溪管道的破坏,直接带来德国经济高通胀。中美关系的矛盾等也直接给经济发展带来了冲击,这个冲击恐怕还会不断演变。
第二,关于未来五年的经济科技冲击。这个科技冲击绝对不是芯片,而是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新一代信息技术,这些科技冲击是影响中美科技格局和经济发展的重大科技。我认为芯片真的不是那么严重的卡脖子的问题,至少有解。我们目前需要加强应对的是新兴科技,这些科技不能脱钩,我们必须保持与美欧的同步发展。科技上坚决不能脱钩,包括信息交流、科研,要想方设法保住。为什么称是科技冲击?因为科技确实改变经济,对于经济结构有巨大的冲击。这次ChatGPT直接影响中高端就业,会计、审计、律师、新闻稿都可以用ChatGPT搞,不仅用它给你写稿子,还可以用ChatGPT给你解读稿子,这是科技冲击日常高端经济活动的,这会带来再就业、失业。
第三,当今世界重要的变化就是各国国内社会矛盾在加剧。例子太多了,美国自己大选搞得不亦乐乎,特朗普会不会参选,会不会在参选前被调查。拜登现在还没有宣布要不要参选,国内政治极端化了,各国都是如此,英国罢工。我们这个社会也在多元化,也在变得非常有争议,话题多了,不像以前能够高度统一了。
未来五年国际形势的这三条特点,每一条都对应着经济,怎么应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呢?我的建议还是要实事求是,不能只一味地强调斗争,斗争与协调是相辅相成的。在当今世界国际动荡的环境下,时间在我们这一边。现有的世界经济格局,包括延续WTO,是对我们有利的。我们是一个有谋略的国家,注意在当前一定要斗而不破,时间在我们这一边。
中国经济未来五年怎么看?潜力巨大、挑战严峻。潜力真的是巨大的,为什么潜力巨大?我们已经形成了全球最大的统一大市场,至少从消费品来讲。我们应用型科技研发能力真的是在世界来看数一数二,每年一千万大学毕业生,40%是纯工科的,一出来就可以搞研发。难怪中国电动汽车现在玩得这么好。还有一个优势,尽管2022年中国总人口数量下降了,我估计明年龙年有可能上来一点,中国人喜欢龙女龙仔,估计会稍微恢复,但是大趋势会下降。我们就此做了认真研究,我们认为尽管人口下降了,但是人力资源是上升的,人力资源是人口总数乘以活跃人数比例,这一直到2050年基本都是上升的,2040年是顶峰年,2040—2050年基本是稳定的,健康水平和受教育水平在提高,所以人口人力资源还在上升。这点我们不太同意很多国内蔡昉老师等的主流观点,他们认为人口红利没了,路易斯拐点来了。我国如果能够把人力资源用好,未来十年保持经济增速5.9%,再下一个十年4.9%,再下一个十年4.1%,这都是值得期待的。
但是未来五年我们所面临的挑战是空前的、严峻的,很多问题要解决。具体有三件事情特别重要,一定要改革到位。从现在着手要做,不是短期的,是中长期的。这个改革到位了,未来五年就好办了。
第一,企业家的信心。总书记讲今年经济工作重点,他强调两个不动摇,我个人认为总书记讲得非常好,非常重要,非常正确,但我们落实过程中光提两个不动摇还不够,要更加明确地讲对于民营经济要建立长期的支持机制,一旦建立,不能动摇,坚决要落实到位。民营经济是我们投资、发展的动力,创新的动力,国有经济是稳大盘的。企业家必须要恢复,现在还是没有完全恢复。
第二,地方政府积极性要恢复。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积极性要恢复,不能围绕某一件事情转。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变成了“单打冠军”,过去是保证抗疫,再往前是保证安全。地方政府不能做“单打冠军”,这话是中央领导讲的,至少应该是全能冠军。地方政府要将经济工作放在重要的重中之重,当前的关键是要减债,债务水平太高,要实事求是承认地方政府债太高,而且总的来讲,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地方债务比重越高。
无论如何,地方政府债务必须要解决,地方政府背这么高的债务,政府怎么发展?目前,中央的债务是一身轻,国债以及包括开发行的债,满打满算是25%,数字也许不够准确。但开个玩笑,“爷爷”身上一身轻,“孙子”一身债,还要“孙子”跑,这不合理。我们应该把部分债务搁在中央,利率降低。
最后一件事情,劳动用工制度一定要从现在开始调整。一定要按经济规律,一定要将愿意延迟退休人员的退休金提高,比如这批60后的蓝领工人,他身体好就让他干,但是明确讲出来退休金是相应上升的,这条一定要讲清楚,不能是白干。我们要算大账,一定要打破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劳动人口中老年人参与率下降的怪圈,经济发展了,健康水平提高了,一个人活跃的年份提高了,就应该多参与社会活动,包括劳动,劳动也是一种社会活动。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应该成为人的社会价值实现。谢谢各位。
Copyright 2017 http://www.worldfinanceforum.org.cn/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5011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