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世界金融论坛 时间:2023年3月23日
2023年2月17日,由世界金融论坛主办、金砖国家与全球治理智库(简称金砖智库CBGG)和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学术支持的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学术研讨会暨世界金融论坛2023北京峰会在北京金融街举办。此次学术研讨会以“危机、挑战、信心、应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动与中国经济的展望与政策”为主题邀请官产学各方权威嘉宾进行深入研讨和交流。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在会议上做主旨发言。
彭文生表示,从宏观政策来讲要提升对于通胀的容忍度。“为什么这样讲?供给和需求怎么起来?是鸡和蛋的问题,在疫情防控期间有些产能尤其服务业产能,像酒店和娱乐设施,看酒店、滑雪场、餐饮的数量是明显下降的,不是说增长速度放慢,而是绝对数量下降。我们知道市场经济引导供给的复苏是通过价格的上升来吸引大家来投资,过去三年投资不够。”彭文生说。
彭文生表示,价格上涨在这样一个经济复苏阶段有它的意义。“我们说提振信心,在资本市场有句话叫做“三根阳线改变世界观”,让他三个月挣钱了,他自然就会对未来改变看法,三个月不挣钱讲再多信心没用。我们在复苏过程中间要提升对于通胀容忍度,不能像过去一样,到3%就担心了,到4%就很紧张了。”彭文生说。
彭文生表示,债务问题和房地产问题不能重走“饮鸩止渴”的老路。“房地产最近的走势,我觉得有一定的风险,过去一年房地产融资加速放松,今年信贷开门红,这还是要注意的。明年后年的债务违约风险正在上升,今年发这么多贷款,明年后年就要开始还了。现在用“饮鸩止渴”这个词儿有点严重,但是重新再走房地产的老路,未来危害极大。”彭文生说。
彭文生表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私人部门债务大幅度扩张,房地产泡沫越来越严重,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更多重视和依靠财政政策。“政府发的国债,投资机构持有,那就是私人部门的资产,政府的债务是下一代人的债务,因为它的持续能力很强,政府有税收和央行印钞支持。30年、40年之后的债务负担有多大?主要看技术进步、经济增长,如果现在财政扩张有利于经济增长,有利于科技创新,30年以后、40年以后今天这点债务算什么呢?”彭文生说。
彭文生最后表示,长远来讲,我们要发挥财政作用。第一,要支持促进生育率回升。第二,要促进教育医疗公共服务,这有利于长远经济增长。现在应该倡导新供给学派,过去供给学派是减税,新供给学派应该利用财政改善公共服务、科技创新能力,既促进当前经济增长又增加未来的税基。
以下为彭文生先生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学术研讨会暨世界金融论坛2023北京峰会上的主要发言内容。
走出疫情的经济复苏
文 | 彭文生
我就今年的宏观经济形势谈一点自己的看法。我讲的标题是“走出疫情的经济复苏”。现在有很多迹象大家都看到了,经济活动还是有比较强劲的复苏。复苏是大家的基本共识,没有什么不同意见。不同意见的是复苏高度有多高,持续时间有多长,这里面有各种不同的分析方法。我想还是要回到和疫情有关的出发点,以及和疫情有关的三个看点:第一点,经济自主反弹的动力,就是没有宏观政策的帮助也会反弹,道理很简单,就是疫情防控措施的行政性限制,物理的限制取消,经济有内在自主的反弹。一般的经济周期复苏是需求拉动的,这次是需求和供给同时复苏,因为供给在疫情防控的时候也受到物理限制,尤其是一些服务业。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到底是需求复苏快,还是自主复苏快?这涉及通胀问题,我的理解从宏观政策来讲要提升对于通胀的容忍度。为什么这样讲?供给和需求怎么起来?是鸡和蛋的问题,在疫情防控期间有些产能尤其服务业产能,像酒店一些娱乐设施我们看了一些数字,看酒店、滑雪场、餐饮的数量是明显下降的,不是说增长速度放慢,而是绝对数量下降。我们知道市场经济引导供给的复苏是通过价格的上升,价格上升吸引大家来投资,过去三年投资不够。我们说提振信心,在资本市场有句话叫做“三根阳线改变世界观”,让他三个月挣钱了,他自然就会对未来改变看法,三个月不挣钱讲再多信心没用。价格上涨在这样一个经济复苏阶段有它的意义。很多人讲美国高通胀似乎不好,但还是有它的内在逻辑的。我们在复苏过程中间要提升对于通胀容忍度,不能像过去一样,到3%就担心了,到4%就很紧张了。这是第一个观点。
第二点,房地产不能重走“饮鸩止渴”的老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最近一些表述,要求政策支持总需求。中央经济会议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扩大内需,扩大内需靠什么?这离不开房地产,但房地产最近的走势,我觉得有一定的风险,过去一年房地产融资加速放松,今年信贷开门红,这还是要注意的。今年一个重要的指标,企业和家庭部门存量债务还本付息负担相对于银行新增贷款比例过去几个月明显下降,说明债务偿还压力是明显放缓的,去年债务违约风险比较高,今年有明显的下降,但债务违约风险下降背后的代价就是明年后年的债务违约风险上升,今年发这么多贷款,明年后年就要开始还了。所以第二个观点就是现在用“饮鸩止渴”这个词儿有点严重,但是重新再走房地产的老路,未来危害极大。总结一句:需求拉动供给,但是债务问题、房地产问题不能走老路。
第三点政策建议就是要重视传统的财政。我们这两三年政策性金融力度很大,政策性金融已经大大超过房地产的融资,这是中国为什么房地产过去两年有这么大的违约问题,但是没有演变为系统性金融危机,就是因为银行在其他方面投放贷款,比如基建、制造业、绿色、普惠。我觉得这不够,因为政策性金融毕竟是贷款,也可能期限长一点,利率低一点,但是怎么说它都要还的,不增加私人的净资产。在这个时间点,过去二十年,最起码过去十五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私人部门债务大幅度扩张,房地产泡沫越来越严重,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更多依靠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和信贷的差别是什么?财政赤字增加私人部门净资产,信贷增加私人部门债务。政府发的国债,投资机构持有,那就是私人部门的资产,政府的债务是下一代人的债务,因为它的持续能力很强,政府有税收和央行印钞支持。30年、40年之后的债务负担有多大?主要看技术进步、经济增长,如果现在财政扩张有利于经济增长,有利于科技创新,30年以后、40年以后今天这点债务算什么呢?当然我说的话有点极端。
最后一点,长远来讲我们要发挥财政作用,这不是说浪费钱,第一,要支持促进生育率回升。第二,要促进教育医疗公共服务,这有利于长远经济增长。现在应该倡导新供给学派,过去供给学派是减税,新供给学派应该利用财政改善公共服务、科技创新能力,既促进当前经济增长又增加未来的税基,这种情况下今天这点政府债务就不是问题。谢谢!
Copyright 2017 http://www.worldfinanceforum.org.cn/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5011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