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余栋:需要更多国际货币提供全球流动性
来源:世界金融论坛 时间:2018-07-02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前所长、大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姚余栋
2018年6月30日,由金砖智库(CBGG)和重建布雷顿森林体系委员会(RBWC)共同主办发起的首届世界金融论坛在北京举行。首届世界金融论坛围绕“第四次工业革命、一带一路与国际金融新秩序的未来”这一主题,主要探讨在当今世界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背景下,世界金融秩序的未来以及世界金融可能取得的成果。
在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前所长、大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姚余栋表示,从全球流动性不足来说,我们应提出新的货币需求理论。我们终究会触及一个新的马尔萨斯陷阱,就是全球资金不足。这就能解释为什么数字货币大行期到了,比特币是数字黄金,因为全球目前不能够提供充分的流动性。
姚余栋表示,人类逃脱不了宿命就是交易节点越多,流动性需求也越大。感谢QE的操作,使全球经济在不那么痛苦的情况下从金融危机中恢复。但我们也看到未来的资产负债表是收缩的,欧央行今年年底收缩,日本央行逐渐退出QE。至少十年,基础货币在收缩,全球流动性可能会崩盘。巴西、阿根廷以及还有其他的一些新兴市场的经济都越来越恶化,美联储则可能会再次加息3%。美国经济强,欧洲经济和日本经济并没有那么强,所以美元指数非常强,以至于全球流动性不足。
姚余栋表示,只有更多的国际货币,才能够提供流动性。人民币已经是SDR篮子的货币,如果人民币作为基础货币,就能大大减轻全球基础货币的衰退性。世界经济缺少流动性,这当中的缺口大概是十万亿的SDR特别提款权。
“我认为未来十年世界经济增速会放缓,新兴市场将会再次经历危机,这一危机将会持续数十年以上的时间。人民币应当作为一种海外的基金,作为补充的渠道加入到全球流动性中,它虽然不能根本地改变全球流动性不足的问题,但至少可以缓解流动性的不足。”姚余栋谈到,以前的货币需求理论搞错了,搞反了,目前来看,需要一个新的货币需求理论。全球流动是不足的,新兴市场已经出现了更严重的危机,需要更多的国际货币来提供流动性,人民币似乎是唯一的一种可能性。希望美元、英镑、欧元、日元、人民币五大SDR篮子一道帮助人们解决这个问题。
Copyright 2017 http://www.worldfinanceforum.org.cn/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5011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