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利:比特币以太币不可能成为超主权世界货币
来源:世界金融论坛 时间:2018-07-02
中国银行原副行长王永利
2018年6月30日,由金砖智库(CBGG)和重建布雷顿森林体系委员会(RBWC)共同主办发起的首届世界金融论坛在北京举行。首届世界金融论坛围绕“第四次工业革命、一带一路与国际金融新秩序的未来”这一主题,主要探讨在当今世界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背景下,世界金融秩序的未来以及世界金融可能取得的成果。
在首届世界金融论坛题为“数字货币的前景与国际金融生态的未来”开幕式上,中国银行原副行长王永利表示,在中国,数字货币的第一个定义是法定货币的数字化,第二个定义是在法定货币前提下有一定的商圈币或者代币、数字化的代币,当然还会有像比特币、以太币这样的加密货币。比特币、以太币这样的“币”,它能不能成为货币?货币从最原始的实物货币到金属货币,到金属本位制下的纸币,到去金属本位的信用货币,为什么它会不断地去向去金属本位下的信用货币来转换,为什么黄金这一类的实物会退出货币的体系?好像到今天我们很多人忘了。
王永利表示,要把握好货币发展的逻辑和方向,因为随着货币的发展,货币的功能也越来越多,但是它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是价值尺度。价值尺度一定要相对稳定,如果货币作为价位尺度,它的币值剧烈波动的话,整个货币的功能就会紊乱,金融就会失去它好的作用,经济社会的发展就会收到冲击,怎么样保证币值相对稳定?理论上就是要使一个国家的货币总量和这个国家主权范围内受到法律保护的可货币化的财富规模要对应。因此货币的终极目标就是社会物价总指数要相对稳定。这就是信用货币最基本的逻辑,社会实实在在的财富不可以做货币了,只能做货币的对应物。货币是要人们来控制的,保证货币的总量和财富的规模要相对应。正因为如此,货币上升到主权货币或者法定货币的范畴,一个国家的货币总量不可以用别的国家的财富来给你对应,只能用本国主权覆盖下的主权范围内的法律保护的财富来对应。
王永利表示,今天的货币更准确的讲,它是主权货币或者叫法定货币。也正因为如此,黄金要退出历史舞台,黄金只能作为货币的对应物,而不能再作为货币本身,最根本原因是它不符合货币发展的逻辑,也正因为如此,比特币、以太币完全模拟黄金,甚至比黄金更严格。比如说比特币提前设定总量2100万个,每十分钟产生的量给你设定,每四年自动减半,这样的规则使币的供应肯定会跟一个国家的财富的变化发生严重的偏离,币值一定会剧烈地波动。那么它作为一个处置物,可能就像黄金,不代表它没有价值,但是一定做不了货币。因此我自己认为比特币、以太币只能做一个商圈币代币,不可能成为真正的货币。
王永利表示,我们中央银行能不能像比特币、以太币,比照比特币、以太币来打造中央银行的数字货币或者叫法定数字货币?我认为当然不可能。因为比特币本身就是去中心化的,和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主导的货币本身就是逻辑上有问题。第二如果你知道货币的发展,它的逻辑像黄金一样,一定要退出的,不可能提前设定好总量和每个时间段币的产量的话,那比照比特币、以太币创造中央银行的货币也是不同的,否则就会造成币值的剧烈波动。当然有没有可能让比特币、以太币成为一个超主权的世界货币呢?在座的所有人,在你有生之年,主权货币、法定货币也不可能取消。所以你可以在一个主权货币下,一定范围里面有商圈币、代币是可以有的,但是你一定要挑战这个国家的主权货币或者法定货币的话,那一定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今天我们所有的这些还达不到法定货币运行的体系。今天我们依然还解决不了像比特币这样的去中心、高效率、安全性的三角不可能的关系。所以可能在数字币探讨的过程中这是问题要引起重视,保持理性。
Copyright 2017 http://www.worldfinanceforum.org.cn/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50115号-2